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诗词评论

用文化“拯救”诗感 ——评《用一首诗送你回家》 文/杨瑞芳

TIME:2017-06-22 浏览次数:5972 【大】 【中】 【小】 关闭

作者小传:杨瑞芳,网名炫飞,内蒙古乌兰察布市,70后,现为中国写作学会现代写作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写作学会副秘书长,乌兰察布诗词学会会员,乌兰察布作协会员,评协会员,爱好散文、诗歌、评论创作。


用文化“拯救”诗感

——评《用一首诗送你回家》

文/杨瑞芳(炫飞)


    诗性是可以召唤的,诗就是将现实生活引向明丽的清晨,要在这骚动与喧嚣中向人们灌注崇高的动机、美好的感情和永恒的精神。刘海豹老师的《用一首诗送你回家》可以说是一首诗情与诗趣都盎然的诗,诗人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复活了诗意的对话,以文化的存在感和智性的语言勾起了人们对于历史人物的缅怀与记忆。这首诗在2016年“昭君文化节”全国诗歌大赛中获一等奖,我也正是因为这首诗知道了海豹老师。海豹老师的诗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精致”,无论是《用一首诗送你回家》,还是后来读到的《每一粒谷子,都是我的兄弟》、《走进老牛坡组诗》等。他能把荒凉的大地、沉甸甸的历史文化都写得充满灵性、充满意趣,诗人的足迹走到哪里,便写到哪里,把诗意的灵魂便带到哪里。

    《用一首诗送你回家》,王昭君的故事再次戳入我们的眼帘,诗人以生命的温度在撰写着远去的时光。从标题的拟定来说,就带有几分哲思,几分灵动,更带有几分真挚。诗人采用第二人称的写作手法,直接把“你”作为倾诉的对象,“我”和“你”的距离很遥远,但“我”情感的符号总是不自觉地定格于“你”的孤独与寂寥。“回家”是两个很醒目的字眼,两千年后,一位痴情的诗人,还是要在诗歌里拯救“你”,双手捧满了真诚。

    从古至今,写王昭君的诗文很多,怎样推陈出新,这是每一位写作者最为焦虑的问题。诗人大而化小,没有聚焦于宏大的、历史的、时代的主题,而是把落墨点选在了“回家”的意象上。“回家”的意象很普通、很生活,诗人把历史还原到了生活,以“零距离”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王昭君,似通过诗人的笔触在聆听一个流落异乡的女子的声声叹息。

诗歌开篇便通过“物”“我”亲和的直接转化,由故事转向审美。“从秭归的香溪起身”,诗人以讲故事的方式入手,让时间回放到两千多年前。“西汉老了”,昭君不得不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她用“瘦弱的娇躯,支撑社稷”。诗人以寥寥数语进行故事的开场,平凡但不平淡,“昭君墓,就是一方/镇守边陲的印台,就是一节/汉赋与胡笳的和声”,“昭君出塞”的意义通过“和声”的双关语境表述,含而不露。诗歌的技艺就是以生活入,而以审美出。诗人在创作时的独特的诗性体验,既表现在他的选材上,更反映在他对题材的呈现形态上。具有哲理深度的意象是深埋在情感表层下的矿藏,不同的生活阅历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往往超越自我的身影,链接到读者的心灵和感官,并让世界通过它而歌唱。本诗中,“昭君墓”是写实,“印台”就是一个譬比,诗人借用“形似”的夸张隐喻了昭君在汉家王朝的分量。她似镇守边关的一员大将,堪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李广,诗歌的立意不由自主地拔高了一大截。

    讲好故事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寻找到故事的出彩点以及和情感的结合部。本诗从第二节开始,着重写昭君在异乡的生活,“我怕当文字叩响你的青冢时/你怀中的琵琶,又会下起/西汉时的那场大雪”“大漠的孤独比风雪寒冷/让你想起/母亲的怀抱和秭归的香溪”“你托孤鸿捎去胡笳的声音/在香溪水畔开满叹息”……无论怎样,昭君在异乡的生活是寂寥的,天涯望断,思念的脚步越来越重,重到让你无法喘息,也让“我”不敢用“笔尖触摸你的伤痛”。但“我”还是写了,是想用“一首诗送你回家”,“从宁胡阏氏/到南郡昭君,沿着你来时的路/倒叙而回”,“秭归的香溪,撒满/桃花的香瓣,等你沐浴/我就蘸着桃花的香/搓洗每一个汉字/洗净每一个偏旁里的尘埃”,诗人用最深的柔情幻想昭君回家的感觉。“家”永远是肉体的栖息地,精神的安顿者,“家”是纯净,是美好,无论何时,我们都会说,“回家”的感觉,真好!

    诗人永远是美好生活的歌颂者,痛苦生活的审视者,他对于生命的理解、历史的解读往往是严肃的,不存在任何戏谑的成分。《用一首诗送你回家》,其情可瞻,其义可炳。诗人通过一个美丽女子的经历阐述了自己同样的家国情怀,“你一缕香魂,让历史的心/疼了许久”“让你饱览一段史诗/从佝偻走到挺拔”“让你满是沧桑的酒窝/不再生锈,让你的名字/像一枚闪光的纽扣,永远/缀在历史的衣襟上”……历史是有记忆的,更是有情感的,它会引领一批又一批的后来者,站在岁月的高度回馈、张望,诗人作为其中一份子,同样承袭了使命,以自己的真情延续着一个古老的故事,“青冢”在这里似乎成了一个精神的符号,“家”固然值得每一个人留恋,但在时代洪流的巨变中,“家”往往成了一部分人的奢望,就像诗人笔下的文字一样,“乡愁紧裹家国安宁/让你把回家的路,望成天涯”,舍 “小家”而为“大家”,诗人把当下的时代诗情和“青冢”的精神价值顺理成章地结合在了一起。

    品读《用一首诗送你回家》,就是品读一段穿越千年的对白。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福克纳曾经说过一句话,“诗人的声音不必仅仅是人的记录,它可以是一根支柱,一根栋梁,使人永垂不朽,流芳于世”。我们太需要对封闭的诗域进行文化的调整,我们强调诗感,就意味着强调诗的文化的意蕴;我们注重文化的观照,就意味着深化诗感和提高诗质。在诗歌艺术的神圣殿堂,来不得半点虚伪造作,更不需要用污垢去充当润滑。读海豹老师的诗歌,文化的气息扑面而至,朴素中的华丽,华丽中的深沉,无比痴情的吟唱让意识随着情绪升腾。 “用一首诗送你回家”,现在,我正用一篇文章轻叩“诗艺”的门环。


附作品:

用一首诗送你回家

文/刘海豹


从秭归的香溪起身

这一走,就是两千多年

西汉老了,需要你

瘦弱的娇躯,支撑社稷

昭君墓,就是一方

镇守边陲的印台,就是一节

汉赋与胡笳的和声


你一缕香魂,让历史的心

疼了许久,直到现在

我仍不敢轻易用笔尖触摸你的伤痛

我怕当文字叩响你的青冢时

你怀中的琵琶,又会下起

西汉时的那场大雪

故乡的脸,又会泪雨滂沱


大漠的孤独比风雪寒冷

让你想起

母亲的怀抱和秭归的香溪

故乡山高水远

你托孤鸿捎去胡笳的声音

在香溪水畔开满叹息

乡愁紧裹家国安宁

让你把回家的路,望成天涯


今天,我就用一首诗

送你回家。从宁胡阏氏

到南郡昭君,沿着你来时的路

倒叙而回。沿途领养那些

遗失在野史中的文字

让你饱览一段史诗

从佝偻走到挺拔


秭归的香溪,撒满

桃花的香瓣,等你沐浴

我就蘸着桃花的香

搓洗每一个汉字

洗净每一个偏旁里的尘埃

让你满是沧桑的酒窝

不再生锈,让你的名字

像一枚闪光的纽扣,永远

缀在历史的衣襟上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诗词学会 蒙ICP备16002168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310号
网址:www.nmgscxh.org.cn 电话:0471-6611753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63号院7号楼2楼
内蒙古诗词 内蒙古诗词学会 内蒙古古体诗词 内蒙古诗词杂志 内蒙古诗词网 内蒙古诗词学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