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诗词理论

​河套古典诗:打造和传播草原诗风四题 文/祁牧多

TIME:2018-02-01 浏览次数:6314 【大】 【中】 【小】 关闭


河套古典诗:打造和传播草原诗风四题

文/祁牧多


    2015年,全国第29届中华诗词理论研讨会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内蒙古诗词学会会长贾学义先生针对内蒙古的生活和诗词创作实际,发表论文《我说草原诗风》,正式提出打造“草原诗风”的观点。 


    贾学义先生认为,“扎根草原、扎根牧民、扎根生活,吸天地之灵气,纳花草之芳香,这是草原诗风的成风之源”。“打造草原诗风,就要承继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的基因,在诗中着力表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这是草原诗风的成风之魂”。而诗歌“表现出壮阔、大气、奇峻、苍茫、豪迈、慷慨、激昂、开放、包容、和谐等气氛,这就是草原诗风,它与其他一些地方诗歌的纤曲、柔弱、绵软、华靡、雕镂甚至佶屈聱牙、晦涩难懂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是草原诗风的成风之本。”


    可以说,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看,贾会长妙在绕开内蒙古广大诗人及诗词爱好者在追求“新边塞诗”中所引发的困惑和踌躇不前的障碍,肩起“草原诗风”的大旗, 上嗣边塞诗的余响,下开草原诗词的先河;既为内蒙古的诗词创作开辟出一条大道,也为其他草原地域的诗词创作,拓宽了可持续发展的一方园地。这样的相容并包,使诗词理论带有原创性的更加开豁的视界和体现新的标高看点。于是,从民国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蒙古草原的诗词发展历程,都可以置于“草原诗风”范畴之内,并昭示着草原诗人词家向风光无限的顶峰不懈攀登的途径。这无疑属于带有原创性意义的理论上的独树一帜。


    打造草原诗风,如果仅仅理解为只能写放羊牧马一类的东西,而无视于工农林渔业,那就太狭隘、太片面了。草原是内蒙古的一张名片,也是巴彦淖尔地区的一张名片。草原大善大美就在于情怀有本而视野无疆。巴彦淖尔山水相依,“水怀珠而川媚,石蕴玉而生辉”;地灵人杰, 打造和传播草原诗风有其独特的基础、优势和动力。


一、河套:打造与传播草原诗风之滥觞

    通观巴彦淖尔,具有打造草原诗风的种种有利条件。巴彦淖尔总面积64413平方公里。这里,阴山山脉的狼山段和乌拉山段横贯腹部,形成北部为高原,中部为山地、丘陵,南部为平原的特殊地貌。高原为面积近6000万亩的荒漠半荒漠草原,俗称乌拉特草原,是广袤无垠的天然牧场,盛产牛、马、驼、羊以及驼绒、发菜、甘草、黄芪等土特产品。山地含狼山、色尔腾山、乌拉山三部分。狼山上有著名的鸡鹿塞、高阙塞,为古代军事要塞,卫青、窦宪出师和昭君出塞等历史故事为其平添了传奇色彩。色尔腾山有河流、泉水,为农牧林业提供水源,而乌不浪口、乌镇狙击战是痛歼日伪的五原大捷的闪光链条。乌拉山有繁茂的森林,其主峰大桦背一带已经辟为巴彦淖尔旅游胜地。阴山西段蕴藏煤、金、铜、石墨、硫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阴山南麓至黄河北岸的河套平原,先后系鬼方、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契丹、女真、蒙满等北方少数民族游牧区,也是秦汉到明清移民垦殖区,双方争夺,代有进退,龙旗与狼纛对峙,琵琶和筚篥交响,演绎了无尽历史沧桑。王同春、冯玉祥、三盛公水利枢纽、“二黄河”和总排干、“三北”防护林带以至今天水、绿、文化的大手笔篇章,又留下多少人间佳话!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草原诗风宝库中的黼黻、珠翠,叫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从另一角度讲,河套古典诗从上古到今天,似千仞悬瀑,飞花溅玉,倾注着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从先秦以来,诗似乎对河套这块风水宝地情有独钟。《诗径》中《出车》,传达周王朝的赫赫武功;汉代的王昭君,三国时的蔡文姬曾经在这里留下她们生活的足迹,诉诸发自内心的吟咏;东晋的陆机、南朝的鲍照,其诗作像长城锲入阴山西段。特别是唐代王孟、高岑、李杜、元白,还有王昌龄、李益等,不管是目有所见,还是耳有所闻,那情感好像一度被这河套套住,涉笔成篇,以至千载之下,其力作为人们所口耳相传。南宋的陆游、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高启,清代的纳兰性德,这些在中国文学史上真正的大腕讴歌河套,不能不使人对河套刮目相看。就是那些“九五之尊”,诸如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玄烨,都实实在在写过河套,也足以使河套儿女脸上有光,而对后来的诗家,也是足资借鉴。


    令人深思的是,上述那些才子、美人、帝王、文士,都是属于河套的“访客”。他们像拓荒牛一样,不断开垦河套一方的诗的处女地,让诗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似乎要完成一种传承,延续诗苑生命的传承。于是反映河套地区社会时空面貌的古典诗歌,一直在大众的心头流淌,即使在今天,依然带着葵云的碧绿、麦浪的金黄、牧草露珠的晶莹和渔舟桨影的脉动。尽管她有沉静,但那不是枯淡;有曲折,但不乏倔强的延伸。这样的传承,终于在二十一世纪转化为本土之果。据巴彦淖尔市市委宣传部《巴彦淖尔图书目录》载,除温源、李子恩、周正祥、李炯、王珂、李明、李心宇、王俊香、乌云达来、苏力德、吉兰泰、李珍、钢土木尔、母吉君、付志勇、陶格同、谢燕云、叶·孟克吉日嘎拉、巴·陶格斯、郭强、谢鹤仁、张桂莲出版自由诗集外,杨介中在2000年、2001年、2007年,分别出版古典诗《醉情集》、《照心集》、《放思集》,祁牧多在2007年出版古典诗词《桐花集》、《桑叶集》、《云泉集》,而被巴彦淖尔市图书馆收购并典藏。此外,古典诗词集尚有杨介中《秋水长吟》、温源《风柳斜斜》、张广钧《束薪集》、余新春《大漠横箫》等。 2008年,在杨介中先生的精心倡导和周密策划下,河套有史以来第一个诗词组织——巴彦淖尔诗词学会正式建立。迄今为止,学会已发展了200多个会员,其中本土会员一百余人。通过有序活动,不断提高诗词质量,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就旧体诗词而言,李彬在全国“天籁杯”评奖中曾获金奖,陈跃国在纪念毛泽东诞辰征文、贾学义在全国“诗意飞扬党旗飘”大奖赛、祁牧多在“2016年全国吟咏昭君诗歌大奖赛”中分获一等奖,祁牧多、温源、张树元等在全国其他赛事中分获二等、三等奖,葛振斌、李诤、李炯、余新春、祁牧多、王德林、康锦花、郑建军等在内蒙古赛事中获一二三等奖,收获不可谓不丰硕。

所有这些,对于打造和传播草原诗风,既是抓手,也是援手,更是助推之手,都是极有裨益的。下面,主要以笔者所参编的《敕勒川古韵流芳》一书中的巴彦淖尔部分诗作为例加以分析和证明。


二、 河套古典诗要突出时代特色

    时代特色是某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主潮的反映。往往呈现阶段性的相对独立特点。而主潮的转折,常常表现为前后阶段的分别完结和开始。而这些阶段的续接,使人具有苦辣酸甜的生活体验和兴衰荣辱的历史沧桑感。


    河套人不应该忘记了尹庚。尹庚(1908~1997),原名楼宪,又名楼允庚,浙江义乌人。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国际反帝大同盟、文化救国会等进步组织,从事左翼文化运动翻译、写作、编辑等工作。1933年10月被捕押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在宋庆龄、何香凝呼吁下出狱。1935年到1936年,曾在天马书店和《现实文学》杂志社编发鲁迅著名文章以及许多左联作家的进步图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南方局地下党主办的《群众新闻》日报总编辑兼文艺副刊编辑。抗战胜利后到台湾,担任《和平日报》总经理、副总编辑。参加台湾民主同盟,因“二·二八”事件被列人捕杀黑名单而潜回大陆。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被打成“胡风分子”、“右派分子”、“反革命分子”。因受迫害在内蒙古巴盟地区生活长达26年之久。这位可怜的“左联”作家,1980年后才重见天日。死后,家人据其遗嘱,埋骨于临河永济渠畔。请看他的几首诗:


听羊伴叨拉

青草连天长,天际飘白云,云朵三五十,接连羊一群。似羊又似云,乍看难得分,云同羊媲美,天蓝草愈青。放羊那天起,队长说我行,我来作羊伴,数羊跟我亲。照应羊生活,教羊通人情。我喜羊撒欢,风清天正晴。天冷又风雨,我哭羊哀鸣,谁若欺侮羊,我总抱不平。我乐羊自在,远近很放心。看我多爱羊,我同羊说话,逗笑又唱歌,爱憎多分明。羊也真爱我,早晚影相随,什么话都说,说话用眼睛。谁说羊不好,好歹怎样评?单看羊白眼,就嫌不太美,代理吃的草,挤的却是奶…… 


记梦

冬至,日短,夜长。是日行乞僻壤,夜宿荒村,梦我与师徒三人围炉熬粥大喝,纵谈甚洽。

漫道日子短,风吹阵阵凉,眼看滴水己成冰,又下雪一场。贫穷不是罪,造反打刀枪,且喜火旺炉正红,看来日方长。


    一个卓有贡献的文化人,被发配农村当了羊倌儿,与羊同呼吸共命运, “我哭羊哀鸣”,传达无处诉说的苦痛;“我乐羊自在”,又流露出一份人性的纯真。与羊“什么话都说,说话用眼睛。”赞美羊“单看羊白眼,就嫌不太美,代理吃的草,挤得却是奶”,是不是又寄寓着压抑在心底的愤懑不平呢?生活无着,沦为乞丐,梦中喝粥,“且喜火旺炉正红,看来日方长”,在万般无奈中又坚守着一种冬寒和困厄终将过去的自信。“即便糟,穷到稀罕不曾恼;不曾恼,帽破衣烂,鞋大脚小。人老似乎心未老,也许天真管自笑,管自笑,春风拂面,红日高照。”(《自嘲》)他的内心足够强大。当他感于“精神饥饿”之年月,老友分别给他寄来《鲁迅诗歌笺注》,或送来《鲁迅手迹全集》等书,他“喜出望外”,于是在《答赠》中写道:


酒肉朋友到处有,一招就来,嘻笑颜开,大饮大喝他奉陪。

终身难忘同甘苦,义侠心肠,雪里送炭,荒时暴月你肯帮。


    建国后前30年,越演越烈的政治运动,使多少正直的知识分子蒙受了不白之冤。上述“墙头诗”,小而言之,是他长期受迫害的苦难记录;大而言之,是粮食和文化双重荒芜的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张玉岭  访五原某村


    夏末秋凉访五原,凄凉境况撼心田。千顷荒原蒿草稀,万亩耕田被碱淹。村里鸡犬消声迹,断壁残垣绝人烟。室室徒剩墙三堵,户户空留领袖颜。天天高唱幸福曲,年年报导丰收篇。丰收幸福今何在?其中蹊跷谁能解?为释疑窦寻农户,苇塘深处草棚闲。觅得老少人四口,见有来客皆木然。老叟短裤勉遮羞,三童光腚麻不沾。回首遍扫疏篱处,枯草凄摇似诉冤。入棚寻览心更冷,苇草作铺鼠乱钻。破被百洞黑絮飞,瓮尽缸空无米面。询问尚有何人在:“儿、媳借讨未回还。”再问何缘贫如洗,老翁呐呐不敢言。千安万慰讨实情,说破根由“吃混饭”。听罢回话如梦醒,终解举国闹分田。粮仓河套尚如此,贫瘠山川又哪般!耳闻目睹情况明,速写呈文解倒悬。推进联产承包制,不得犹豫再迟延。


    后套平原素称“塞上米粮川”,但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下,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再加上“十年浩劫”,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搞得绝大多数农民年年吃“返销粮”。经济崩溃、民生困窘,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大集体、大锅饭的体制下,贫穷这一幽灵的影子似乎是人们不招自来挥之不去的。

夜色消退,曙光升起,步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本土诗人引吭高歌,给河套大地敷上了瑰丽的色彩。


陈跃国  河套春行

机耕骡走遍田畴,草嫩山青夺我眸。

几处梨园添快意,一行堤柳感绸缪。

乌兰布和听沙响,河套源头叹水流。

笑问农家春几许,指听布谷唱枝头。

这是对河套春日农耕景象的真实描摹与歌颂。


葛振斌  巴彦淖尔市夜景

日暮光临百色争,霞披夜幕罩苍穹。

凭栏远眺星空淡,借顶回眸市貌清。

巷远街直赛坦途,楼群树影竞峥嵘。

依山傍水独天厚,河套明珠不夜城。

 这是对临河城区夜晚美景的剪辑。


王迎希  题巴彦淖尔老年大学

赋闲难比大学耽,遣性陶情视界宽。

不叫镜前嗟鹤发,相期堂上起文澜。

往昔总感求知苦,时下方知受业甘。

子女支持孙辈傲,青春再焕忘忧烦。


滑国璋  赞巴市一中新校区

巴市煌煌第一中,得天独厚傲春浓。

精严校舍如书架,渊博门墙类古铜。

敛翮十年思远翥,滋兰九畹冀殊荣。

夜来君向城西望,闪烁皆为明日星。


刘永河  巴彦淖尔市一中科技馆观感

神奇一室百科珍,解密探幽智慧门。

我愿神童来胜境,鲁班出世亦开心。

以上三首诗,分别就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

可喜局面。


李彬  暮归

天边晚霞飞,穹庐罩烟吹。

少女扬鞭唱,头羊领路归。

此诗以小见大,反映的是蒙古族畜牧业的生动画面。


李樾  林科人胡杨精神礼赞

历数沧桑年复年,风光占尽独擎天。

丹青未歇诗寻句,紫塞而今唱大千。

在巴彦淖尔市,育林治沙是国家重点投资的科研项目,林科人

的非凡贡献与不屈精神在诗中闪光。


周斌  古桥卧新

一桥飞架冠先锋,时代飞驰响足声。

拱石赵州巧模夺,躬身紫陌烟雨封。

许多经过留遗憾,不计消磨急浪评。

留得作风坚实在,就乖老土托潮听。

兴修水利,是巴彦淖尔一以贯之、引以自豪的重要举措,同样在诗中获得光荣和梦想的流淌。


狄文亮  夜宿渔村

乌梁素海小渔村,巧炖鲤鱼天下闻。

童叟庭除迎远客,原来五味搁真心。

后大套素有鱼米乡之称。河渠成网,渔歌唱晚,也是一道亮丽的

风景。这首小诗,可见其一斑。


崔健  QQ

清屏正落月痕红,好友搜加毎振铃。

复借空间窥海象,且开博客索天情。

隐身登陆香嫌浅,在线视频夜许浓。

心语粘贴谁解我,秋诗置顶韵偷横。

   

广播、电视、电信、网络事业飞速发展,更开启了人们充满诗意的生活。时代给人的这份丰厚馈赠,也在诗中得到充分展示。

举凡景光物态、世相人情、所作所为、所闻所见,只要表现新事物、新思想、新风貌、新格局、新变化而又属于传递社会正能量、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均可大力叙写。当然,并不排除有分寸地揭露社会弊病。扶正祛邪,长善救失,有利于全面发挥诗的教化作用。此类诗作,整体上写,应防止空泛;局部上写,应防止拘谨;抓住细节写,则要求更高,因为“于细微处见精神”,以小见大,需要厚实的功力。


三、河套古典诗要彰显地域特色

一是写地方物产:


谭博文  喜歌河套酒业集团

享誉北方第一窖,桂冠如织溢浓香。

绵甜列座中华号,遐迩动容河套王。

代有黄流驱百害,时来边朔慰三皇。

神州岂止江南雨,情贯东西玉满仓。


贾学义  咏河套酒

千年河套酒为王,幽雅绵喉韵味长。

公主清泉喷玉液,杜康佳饮酵纯粮。

黄浆御膳冬虫醉,老窖苁蓉糯米香。

好酒滔滔天下是,唯留套酿美名扬。


徐少武  忆河套

童心后套度春秋,天远川长岁岁悠。

黄水肥腴丰麦谷,岚峰古迹靓星钩。

不忧旱涝逢年顾,更喜牛羊画境游。

春日言迟书旧事,江南塞北领头筹。

写特产,归于咏物。这类诗妙在在似与不似之间做文章:“似”在形态、特征,“不似”在赋予性情、意蕴,正像写生画一样“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总要表里结合、形神兼备、物我相通才好。上述诗作,大致可看出这种效果。


二是写名胜古迹:

张首贤  鸡鹿塞怀古

雪岭云峡古道崇,日边鸡鹿跨元戎。

挥戈瀚海高勋着,辞邸丹墀正气弘。

烽火嫖姚沉远古,沧桑紫塞傲玄穹。

长河还通关山月,百战黄沙笑语中。


葛振斌  黄河大坝

雄浑奔涌唱西东,路铁同行绕地隆。

柳曳胡杨排绿浪,涛勾日月泻苍穹。


刘宝安  陕坝参观酒文化博物馆

千秋史笔记沧桑,河套春醅始夏商。

石磨隆隆飘瑞雪,银锅噗噗酿琼浆。

草原飞马皮囊大,日下酬宾雨露香。

阔步登楼舒望眼,国门启处慰家邦。


叙写名胜古迹,一般都要注意“四切”,即“切时、切地、切人、切事”,它们总是与人事有关,而人事不管是已经逝去的,还是当下正在进行的,均和时空有着天然联系。绝句可择“四切”之一二,律诗不妨多一点,篇幅较大的古风可尽量包容。总之,注意到这些,就可避免单薄、呈现境界,写出个性;否则,移植他处,亦无不可,成为败笔,势在必然。


三是写自然风光:

张首贤  大漠草

竹质兰仪戈壁魂,耐渴凌寒笑漠尘。

青阳未动君先醒,独领荒原三月春。


李彬  那仁泉

戈壁滩上那仁泉,泉自无声水自闲。

不闻南来北往雁,任随雨雪落人间。


郑建军  塞外春行

群崖映水一山横,除却东西两地平。

有序长空春雁走,无声草径野驼行。

丹阳已跨流云起,紫雾还随暖气生。

霹雳如风雷送雨,小羊狂蹦老羊惊。


余新春  乌拉山桦背寄情

久欲拜山君,清明浴骨筋。

幽泉鹿影月,归鸟石根云。

风动花流雨,杖迷树绕氛。

临崖还纵目,天地幻氤氲。


邢丽雯  后套四月天

一夜沙尘漫天黄,后套四月耕作忙。

农人犁下生春色,待过清明地着苍。


杨文奎  游黄花沟感怀

陶林有奇景,吾辈未所闻。晨起驱车至,黄土绿成荫。入山四下望,一沟千尺深。石径蜿蜒下,两岸有奇岑。树木葱葱绿,黄花簇簇新。蚂蚱振翅叫,黄雀婉转吟。白云头上过,岩畔泉水殷。迷花驻足看,倚石论古今。不觉晌午至,直指杏花村。痛饮三杯酒,烤肉香味闻。再吟一首诗,不虚此处临。

纯粹写自然风光,再惟妙惟肖,也不如照相。照搬原样,是照相的长处;作为诗,却是最忌讳的。“风光”要“无限”,还在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上述不少写河套之作,有的给人以联想与启悟,是可取的。河套地域特征明显,但要真正写出某一地方的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殊性,必须要有亲自观察和切身体验。此外收入杨文奎吟咏乌兰察布市黄花沟一篇,聊备一格,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值得高度肯定,无疑是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同时还要注意,河套地区农区的粗放式经营管理和环境污染,乌拉特草原沙化、荒漠化渐趋严重,诗也应该有切实描写和强烈呼吁,而不成为媚俗的润滑剂和颂政的传声筒。


四、河套古典诗要反映民族特色

陈元甫  步扎

呜呜哀角初吹罢,牛鬼蛇神一齐下。金刚目怒佛低眉,面具狰狞衣彩画。黑寺驱鬼魔,相传为佳话。京华陋俗未能除,安论愚蒙无进化?吁嗟乎步扎。


掼跤

朔方健儿身手好,英名自昔传荒徼。今日犹存尚武风,坦胸怒搏相腾踔。纠纠复桓桓,我心为倾倒。奈何斥之为野蛮,坐使英雄埋头老,吁嗟乎掼跤。


李诤  街头观棋

吵声街边生,砸棋力千斤。

气冲关公脸,急煞黑旋风。

难得徐庶嘴,怒睁霸王睛。

棋场观世相,车马也笑人。  

经搜检发现,当下河套诗人对当地民族习俗,包括服饰、饮食、建筑、音乐、体育等习俗,写的少,而诸如蒙古族的,则少之又少。像清末陈元甫把河套地区蒙族宗教文化活动“步扎”,(汉语称“跳鬼”)、“掼跤”(即“摔脚”)如此生动地诉诸笔端的更属难得,故选其两首诗作以为示范。第三首属当代河套诗人之作,下棋不止是汉族所为,众多爱好者演绎此街头一景。情态毕现,言之有趣。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地域环境、经济生活、文化积累和心理素质。抓住这些表征写民族特色,就容易成功。面对黄金富矿,无视乃是无知之辈,漠视乃是狂傲之徒,轻描淡写乃是浮浪之人,随便作践乃是败家之子。歌颂民族风情,尊重民族习惯,利于民族团结,是题中应有之义。在这方面,河套古典诗,挖掘不够,因此也就大有开发的余地。


    令人欣慰的是,《巴彦淖尔诗词》对抒写和表现巴彦淖尔生活的诗人诗作,予以倾斜评奖,已经坚持了七八个年头。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河套古典诗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蔚为大观,从而更为打造和传播草原诗风作出富有价值的贡献!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诗词学会 蒙ICP备16002168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310号
网址:www.nmgscxh.org.cn 电话:0471-6611753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63号院7号楼2楼
内蒙古诗词 内蒙古诗词学会 内蒙古古体诗词 内蒙古诗词杂志 内蒙古诗词网 内蒙古诗词学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