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诗词理论

青年人学习吟咏创作旧体新诗词之我见 文/霍树枫

TIME:2016-07-11 浏览次数:4671 【大】 【中】 【小】 关闭

青年人学习吟咏创作旧体新诗词之我见

霍树枫

1.png

  青年人该如何跨进旧体新诗词的大门,特别是在青少年中普及吟咏创作旧体新诗词,是中华诗词得以健康发展,继而走向世界的基础性工作。结合多年诗词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提出几点浅见。

1、先写古风,后学绝句律诗和词

  古风体诗也不乏千古名作。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杜甫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李白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至今还在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

  旧体诗词的诗体是多样的,古风,五七绝,五七律,龙榆生编撰的《唐宋词格律》包括唐宋常见词牌150余调。古风是一种古体“自由诗”。一般不讲究平仄,不要求粘对;既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既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韵,既可四句一换韵,也可两句一换韵,一篇之中可以重韵;不求对仗,有的出现对仗只是修辞上的需要;通篇句式可是五言、七言,可五言为主杂以七言,也可七言为主杂以五言;至于杂言诗,更是可短到两字一句,也可长到十一字一句; 篇幅可少到五句一首,也可长到十韵(两句一韵)、五十韵,甚至上百韵、二百韵。

  很明显,古风束缚少,不像律诗绝句和词那样。特别是词,离不开半点词谱。因而,李白只有很少几首律诗,李贺除有很少几首五律,一首七律也不写。由此可见,既或是大诗人,也不是旧体诗的全面手。对于初学乍练的年青人,就更要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先学写古风入手,再循序渐进,过度到学写其他形式的旧体新诗词。而后,不妨也学学这些大家诗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哪样顺手,就用哪样,不必难为自己。

2、提倡白话入诗,准确适当用典

  所谓白话入诗,就是用浅显易懂、平白直观的词语描绘出诗的意境、诗味和其蕴涵的哲理,深入浅出,一看就明白。

  我很喜爱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一眼见到这首诗是在一篇文章的注解里,只那么一眼,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全诗四句28个字,既有奇峰挺秀的美感,又深入浅出的寓景于理,把一个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哲理,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含蓄蕴藉,为读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空间,亲切自然,耐人寻味,余音缭绕,百读不厌。而所应用的语言却是那样通俗浅显。

  白话入诗,是从古典诗词到当代旧体新诗词的优良传统,是中华诗词得以伸展双翼流芳百世的魅力所在。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明朝人林翰的“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敕勒歌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翻阅浩如烟海的古典诗卷,这等平白如话的诗句真是俯首可拾,比比皆是。

  白话入诗的重要修辞手段之一是口语入诗。人民大众口头交际使用的口语,明白如话,童叟皆知。口语入诗浑然天成,娓娓道来,琅琅上口,同样能吟咏创作出具有高雅诗韵、深远意境的诗词佳作。元人房灏赞扬杜甫:“欲知子美高人处,只把寻常话入诗。”在唐诗三百首中,李白的《静夜思》、《赠汪伦》、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牧的《清明》、孟郊的《游子吟》、杜甫的《喜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等等传世之作,几乎都是明白晓畅的语言。毛泽东更是口语入诗的典范。“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或气势磅礴,或幽默风趣,明白如话,意味深长。

  有人往往见景生情,顺口溜出一段合辙押韵的顺口溜,这是口头语言发挥到极致的口头文学。只要依照格律稍加润色修改,说不定就是一首非常得意的上品或珍品佳作,切不可轻易溜掉。

  适当运用典故可以扩张诗词的内涵和表现力,增加韵味和情趣,使诗词简练生动,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就是反对用典的人,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起典故。这就需要我们大量掌握典故,准确理解它的正确含义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错用偏,闹出笑话。特别要掌握典故的活用,根据文字声韵变换调整。更要注意典故的生命力,不可把过于冷僻生涩的典故写进诗词。根据当今时事纳入新典故,可使诗增加与时俱进的表现力,毛泽东《鸟儿问答》中的土豆烧牛肉等新典用得多么精彩。但一定要注意,典故毕竞需要由此及彼的联想,不宜多用,妨碍自家生动活泼语言的发挥运用。

3、调平仄允许有难以避免的硬伤

  孟子早就指出:“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王力先生一再主张:“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它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2004年11月24日,《长江日报》副刊在黄鹤楼前举行诗词专家与当代青年学子对话会。有学生谈到,李白的一些诗不合格律,而被称为律诗之冠的崔颢的《黄鹤楼》也是并不完全符合平仄的律诗。事实告诉我们,既或在古典诗词大家那里,为了真切地表达诗味意境,调平仄允许有难以避免的硬伤。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成为格律的奴隶。

  杜甫的律诗是严格守律的,但他的七律《白帝》开头两句:“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第二句第一二两字本该“平平”,却用了“仄仄”。这是为了把白帝城中城外迥不相同的天气作出对比,比喻城中的老爷们享福,城外的百姓却在受灾受难。我们试想,诗人能把第二句的“白帝”换成别的字眼来损害这个诗意吗?

  毛泽东在强调传统诗词格律必不可少的同时,也主张不因韵伤意。对于那首真情佳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存在“破韵”的态度是:“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因为这首词一气呵成,情感真挚而音韵自然,若勉强调韵,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破坏全词的情感格调。按《沁园春》的词谱,后阕第八句应该是平平仄仄,而毛泽东《长沙》后阕的“激扬文字”,却是按平平平仄来填的;《雪》后阕的“成吉思汗”都是平声(汗读寒)。这四个字是人名,是一个整体,何必再拘泥平仄?《念奴娇·昆仑》,依照词谱后阕第五、六、七句该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而诗句却是:“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既然叠用三个“一截”才能很好地表现诗意,那就不妨略为突破格式。

  但是,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不能以突破束缚为借口,完全不讲韵律和平仄。写律诗如果不守格律,极可能成为古风;填词如果置音韵于不顾,只知凑足字数,那就是买椟还珠。只有如毛泽东那样熟谙格律,才能做到不拘守,得心应手。

4、多读多看多写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与不读,写出的作品有粗细之分,文野之别,只有多读才能有所借鉴。旧体新诗和散文自由诗都要读,只有读了才能有所鉴别,分清高下,找出其中的优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得以创新,有所进步。

  多走多看,可以开阔视野,积累生活和知识,爆发出灵感和诗的火花,才能寻找到恰当的意象和表现方式。毛泽东诗词是马背上吟出来的,是战争炮火和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结晶。有人喜欢关门写诗,闭门造车虽然也能写出诗,但极有可能成为无病呻吟,文字垃圾。一个不孝之徒写出颂扬母亲的诗,只能是抄袭或无稽之谈。

  实践出真知。多写,是创作实践的具体表现方式,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诗词创作能力,不是天生头脑里固有的鲜花美酒,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奶酪佳肴。没有早年出家当和尚的经历,贾岛是写不出“僧敲月下门”这一千古名句的。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只有持之以恒的写作实践,才能得到诗词技艺的原始积累,才能逐渐提高写作技巧和创作能力,从诗词爱好者向诗人的过渡和迈进,实现自己的梦想。

  由此可见,多读是为借鉴前人或他人的优秀成果,多看是为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生活积累,多写是为实践提高写作技巧,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系统学点诗学理论,为驾驭“自由王国”洗出一付清醒的大脑

  恩格斯有句名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③吟诗如酿酒,虽然用的都是水和五谷,却有茅台二锅头和老白干之高下。究其原因,还是酿法理论传统之别。旧体新诗词的吟咏创作,没有中华诗学理论指导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都是难以成功的。

  著名知青诗人郭路生自幼深受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诗歌的影响。1967年,师从现代诗人、文艺评论家何其芳,自由诗《相信未来》曾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流行全国,对一些现代诗派影响深远。他深有感触地说:“新诗要被广大人民接受和喜爱,形式上音步句段(大体整齐,精炼,字句经得起推敲)和韵律(隔行押韵,尽量照顾平仄,朗朗上口)等方面的问题的探讨,离开中国诗学理论的指引是不行的,这应该引起诗人们的高度警觉。”

  平仄格式蕴含的理论规律波及语言、音韵、修辞等科学门类,是极其丰富的。特别要学习毛泽东那精深的诗学理论。全面掌握以情致声韵、形象比兴为要素的诗歌本体论;以个性化“真我”主体与变幻不居的物境客体遇会感兴为创造性想象方式的诗歌创作论;不废婉约、偏于豪放,既要现实主义更钟情于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流派论;注重意境、诗味、艺术感染力和主体欣赏趣味、心理特征的诗歌接受论;审美与历史结合、知人论世的诗歌批评论;以及以民歌与古典诗歌为基础,改革传统诗词、铸造新诗体式的诗歌发展论等等。听从毛泽东的教诲,还要学习语言学、音韵学和《说文解字》。发扬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精神,钻进去,研究透,揭示中华诗词思维规律的庐山真面目,运用白话今韵活色生香地吟咏创作出名篇佳作,实现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越和攀登。

  上个世纪的1965年夏天,面对旧体新诗词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毛泽东说,旧体诗词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怨而不伤,温柔敦厚嘛!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历史已经证明,有着几千年优良传统、受到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和外国友人热爱的中华诗词是打不倒的!

  吟咏创作旧体新诗词,“寻找窍门求规律”,“如戏漩涡红鲤欢”。蜀道虽难,在今天中国人的脚下,还有可叹之难吗?

  唐朝骆宾王七岁时能活灵活现地咏出千古流传的《鹅》,宋朝的寇准七岁时能三步成诗,唐朝史青未出五步已成五律八句,作为当代的年青人,不至于“画虎不成反类犬”吧?!

  青年犹如东方那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世界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传统的旧体诗词复兴发展,深入进行诗化教育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人不但能写出旧体新诗词,而且能创作出上乘的精品佳作。新中国未来的诗人,就出在他们这一代代青年群体之中。

  莫笑炎黄腊酒浑,民风简朴古风醇;

  精华五谷万年香,陶冶国民精气神。

  十载梦,见纯真,古今博采咏诗魂;

  新辞酿得一樽酒,万盏千杯待后昆。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拿起笔来,用旧体诗词的格律形式,描绘更新更美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吧!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诗词学会 蒙ICP备16002168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310号
网址:www.nmgscxh.org.cn 电话:0471-6611753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63号院7号楼2楼
内蒙古诗词 内蒙古诗词学会 内蒙古古体诗词 内蒙古诗词杂志 内蒙古诗词网 内蒙古诗词学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