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诗词理论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文 / 习 斌

TIME:2016-09-12 浏览次数:4534 【大】 【中】 【小】 关闭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文 / 习  斌

  

古人做诗,对“炼字”特别讲究。南宋洪迈《容斋随笔》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苏州一士人家中,藏有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的原稿。在原稿上,“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本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将“到”圈去,注称“不好”,改为“过”字。后又圈去,改为“入”字,复改为“满”字。如是改了十多次,最终才定为“绿”字。




晚清大学问家王国维曾评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称“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将这句话用在《泊船瓜洲》一诗上,同样恰如其分。这个“绿”字用得可谓恰到好处,面对早春江南无限美景,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全诗意境高远,正如《彦周诗话》中所评论的,“超然迈绝,能近李杜陶谢”。



 

用“绿”形容春色,在前人诗句中并不鲜见。李白有“东风已绿瀛洲草”,丘为有“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常建有“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不过,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相比,前人的这些诗作无疑稍逊一筹。普普通通的一个“绿”字,在王安石笔下能迸发出如此强的艺术感染力,不能不说得益于“炼字”。



 

也有人说,《容斋随笔》里的这则故事不可信。姑且不论王安石的诗稿会不会流传在世上,单就王安石在纸上涂改十多次,还加注“不好”二字来看,这事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以王安石的才学,怎么会反复用那些俗不可耐的字眼呢?更何况,王安石以前创作的诗中,就有以“绿”入诗的,岂会为了这么一个字而如此犯难呢?虽说这个分析颇有几分道理,不过这则故事反映出古人“炼字”的严谨态度,倒是值得我们学习。




谈到“炼字”,大家会很自然地想起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贾岛于驴背上得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僧敲月下门”似乎更妙,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反复作推敲之状,不想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韩愈知道事情原委后,不仅没怪罪贾岛,反而建议他用“敲”字更妙。二人并辔而行,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之交。沉浸在诗的意境之中,贾岛是忘我而快乐的。卢延安《苦吟》诗中所谓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道出的正是这样的意味。




很多文人雅士以“苦吟”为乐,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不少优美的篇章。据《清裨类钞》记载,清代丹徒有个叫沛淇的人,苦吟六十年,著有《困学诗钞》。当时身边的很多人对他不理解,纷纷嘲笑他。后来,韩沧江读到他的诗,见有“野狐穿穴悲长夜,古木交柯忆昔年”,“小艇拖潮轻似鸟,远山无树秃于僧”等语,夸奖说这些诗很古雅。可见,再好的作品,也要碰上懂得欣赏的知音。




诗词的艺术魅力是无穷的,这才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千古佳话。唐孟启《本事诗》里有这样一则小故事。韩滉任浙西观察使,治所在京口。所辖州郡有个刺史,名叫戎昱,和一名酒妓相交甚厚。这酒妓不仅善歌,色亦媚妙。韩滉手下有个乐官,听说这酒妓的芳名后,告诉了韩滉,要将酒妓招来,入教坊乐籍。召令到了下面的州郡,戎昱自然不敢强留,只得和酒妓相饮湖上,洒泪而别。临别时,戎昱赠诗一首,并对酒妓说:“到了京口,令你唱歌时,你第一首就唱这诗。”




果然,到京口后,韩滉摆开筵席,与宾客推杯换盏,令酒妓唱歌助兴。酒妓依从戎昱之言,唱了那首诗。唱完,韩滉听出弦外之音,便问道:“这首诗是戎使君写给你的吗?你们之间是否有情?”酒妓起身,承认了此事,说着说着,双泪直流。韩滉令这酒妓不要表演了,更衣后,在一旁待命。席上众人见这酒妓扫了韩滉的兴致,都纷纷为她捏把汗。没想到,韩滉叫人将那名乐官招来,责怪道:“戎使君乃是名士,他既然和酒妓有情,你为何还将人家强行招来,现在竟成我的过失了!”命人用鞭子抽打他,以示惩罚。随后,韩滉赏赐给酒妓很多绢丝,将她送还戎昱身边了。




韩滉不夺人所爱,这样的雅量,令人钦佩。戎昱所作的究竟是怎样的一首诗呢?其词曰:“好去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可谓写尽无限离愁别绪。韩滉闻歌而知其意,亦可谓风流文士,惺惺相惜。




诗也好,词也罢,作为古代文人的消遣之物,往往总是某种情绪的表达,最见性情。“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超然境界,总是令古往今来很多文士窃慕羡之。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诗词学会 蒙ICP备16002168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310号
网址:www.nmgscxh.org.cn 电话:0471-6611753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63号院7号楼2楼
内蒙古诗词 内蒙古诗词学会 内蒙古古体诗词 内蒙古诗词杂志 内蒙古诗词网 内蒙古诗词学会网站